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

中文速記的原理

速記是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記錄語言。
大部份的速記都是用簡化的符號來記錄語音。

中文速記也是一樣,是記錄中文,主要是國語的發音(國音)。
國語的發音在台灣,是用注音符號來表達,在中國大陸,是用漢語拼音來表示發音。

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有著對應的關係。
速記符號和漢語拼音及注音符號,也有對應的關係。

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使用不同的符號,但國語的發音是相同的,國語的語音的基本元素也是相同的,只是符號不同,還有分解的程度不同。

國語每個字一個音節。每個音節,基本上是由一個聲母和一個韻母所組成的。

例如速記二字,是兩個音節,是由ㄙ、ㄨ、ㄐ、ㄧ四個音素組合而成的。
其中ㄙ和ㄐ,在國音學裡稱之為聲母。
ㄨ和ㄧ被稱為韻母。

國音中其實韻母和聲母的數字有限,聲母只有21個。
韻母則要看分得多細。大致上是35個。

總共有不過56個。

聲母和韻母相拼後的音節,總數大約是411個。

學中文速記就是學這411個國音如何用簡單的符號表達出來。

如果是用一個音節一個符號,就要記得幾百個符號。
如果再分四聲,就要記住上千個符號。

爲了簡化,大部份的中文速記法,都是學那56個發音符號,再用它們拼出411個符號。

不同的速記法,基本上是表示這56個基本音素的符號不一樣。它們之間連接起來的方式也不一樣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